2010年9月19日 星期日

琉球群島歷史(凡我炎黃子孫,不可不知)http://blog.cnyes.com/My/kinglung/article317864:

拙著[黃金十年(3)]~第一章部分

第五節 笨蛋! 飛彈應該對準日本不是台灣
(1)日、美聯軍意在戰略上封鎖大陸
(2)商女(哈日、崇日族)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3)日本男人數十年來跑來台灣恣意地玩(幹)台灣女人,心態根本把台灣人當次殖民者看待
(4)愚蠢的台獨支持者,受李登輝(岩里正男)及台獨領導人蠱惑,盲目地崇日、哈日
(5)許多高知識份子,每天只知吃喝玩樂、講黃色笑話,根本已忘了知識份子應盡的責任
(6)炎黃子孫,當清楚認知我等世上最大敵人就是日本,次為俄國及老美等
(7)筆者主張:未來數十年應聯印(度),抗日、俄
<<>>O型民族(國家)往往高估A型及AB型民族(國家),卻低估B型民族(國家)
ex:中國歷代除元朝(應多B型,筆者研究:遊牧民族多O型及B型)外,向來都高估(畏懼或崇拜)日本(A型民族)及俄羅斯(AB型比例全世界最高)
ex:蔣介石(AB型)高估日本並對日本“以德報怨”(A可剋AB及O)


第六節 台灣最該被重新教育的人

<結論>
自古以來原就屬於『中國固有疆土』,加上『區域間戰略』考量,未來收復琉球群島等,是我兩岸炎黃子孫“酌無庸議”的歷史使命!我們的信念:使命必達!

-----------------------------------------------------------------------
琉球群島歷史(凡我炎黃子孫,不可不知)
http://blog.cnyes.com/My/kinglung/article317864
:指琉球群島範圍內的歷史。
<<>>資料來源- -琉球群島歷史-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金龍 整理

目錄
• 1 神話和半神話時代
• 2 三山時代
• 3 琉球王國時代
• 4 日本統治
• 5 美國佔領至日本復歸
• 6 文化
o 6.1 受中國文化的影響
o 6.2 受日本文化的影響
• 7 關於琉球群島主權歸屬的爭議
o 7.1 沖繩的觀點
o 7.2 日本的觀點
o 7.3 中華民國的觀點
 7.3.1 二次大戰前
 7.3.2 二次大戰後
o 7.4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觀點
o 7.5 美國的觀點
 7.5.1 二次大戰前
 7.5.2 二次大戰後
• 8 注釋與參考文獻
• 9 外部連結
• 10 參見


神話和半神話時代
琉球群島的歷史悠長。早在成書於公元7世紀前期的中國史籍《隋書》中,便有專門的「流求傳」,但是關於其中記載的「流求國」與後世的琉球國究竟有何關聯,目前尚無確切定論。
一般認為,古代的琉球有兩種;即小琉球(台灣島)與大琉球(沖繩島)。此外,鑒真的「唐大和上東征傳」(779年)中有的「阿兒奈波(okinawa)」就是現在的沖繩島。按照有關琉球的記載,至遲在12世紀,該群島的居民已經從原始社會步入了早期的氏族社會時代,稱按司時代。
琉球群島中國史書最早把這裡稱為流虯,意思是該群島漂浮於大海之上,有如虯龍。按漢語「琉」的意思是「石之有光者」,而「球」的意思是磨圓的美玉,「琉球」即指這一串島嶼「宛如發光的美玉」。琉球之所以又名「沖繩(日本語發音:okinawa)」,其最早記載是上述的「唐大和上東征傳」,又有「平家物語」(13世紀)上的「おきなわ(okinawa)」。後來,江戶幕府的儒學家新井白石在「南島誌」(1719年)上把「おきなわ」用漢字寫為「沖繩」。
此外,平安時代的史書「續日本紀」裏有琉球群島中的屋久島、徳之島、石垣島、久米島等島嶼的記載。
《中山世鑒》、《中山世譜》、《球陽》這三部琉球歷史典籍都記錄了琉球開國的神話。《中山世鑒》稱,天神阿摩美久下凡,由天帝賜予草木土石,做成島嶼。之後又求上天賜予人口,於是天帝將其子女二人賜予阿摩美久,此二人結合生三男二女,長男天孫氏建立了天孫王朝,延續一萬七千年。現代歷史學家認為,這一神話傳說形成於16世紀至17世紀,是琉球王國統治者尚氏家族面對按司勢力的爭權企圖,為加強其王權地位而創造的神話。
根據《中山世鑒》的記載,天孫王朝之後為舜天王朝,延續了三代、七十年。《中山世鑒》稱舜天王朝的開國之君舜天是日本清和天皇之孫源為朝的兒子源尊敦(又稱舜尊敦)。《中山世譜》和中國清朝學者的有關記錄也延續了這一說法。但現代日本和中國的學者對此提出質疑,認為琉球王室稱源為朝將軍為始祖的做法,是為了誇耀自己的血統,抬高按司出身的尚氏王族的地位。《中山世鑒》稱舜天王朝的三位國王為舜天、舜馬順熙和義本。義本「自稱不德」,讓位給英祖,即琉球中山國的始祖。

三山時代
三山時代,南山、中山、北山三國的勢力圖
12世紀,琉球出現南山、中山、北山三國,分別位於沖繩本島的南部、中部和北部,這個時期稱為「三山時代」。 三國中,以中山最強,北山最弱。
根據琉球《中山世鑒》以及中國《明實錄》和朝鮮《李朝實錄》的記載,南山王國以大里按司為中心,包括大里、佐敷、知念、玉城、具志頭、東風平、島尻大里、喜屋武、摩文仁、真壁、兼城、豐見,大致疆域相當於今日沖繩島南端國場川—與那原一線以南的地域。中山王國以首里按司為中心,包括浦添、首里、那覇、北谷、讀谷、越來、中城、勝連、具志川各城,大致疆域為南至國場川—與那原一線,北至仲泊地峽。北山王國以今歸仁按司為中心,包括今歸仁、羽地、名護、國頭、金武、伊江、伊平屋(伊是名)等城,大致疆域為沖繩島仲泊地峽以北的部分,以及附近的伊江島和伊平屋島。
三王國時代,南山、中山、北山三國的勢力主要集中在沖繩本島本部,並未發展到北方的奄美群島和南方的八重山群島、宮古群島。在三王國出現之前,外島按司與沖繩本島各按司之間的關係是平等的。根據帶有神話色彩的《中山世鑒》記載,中山王先祖英祖在位時(相當於中國南宋的景定、咸淳時期、日本鎌倉時代),大島(奄美大島)、古米(久米島)、馬齒山(慶良間島)等外島「來朝入貢」,但這一朝貢關係只是按司之間的結盟關係,而且到第四代王玉城王時期,隨著沖繩本島進入三山時代,便已衰落了。
1372年,明太祖朱元璋派楊載向琉球三國發布詔諭,中山國國王察度派弟泰期出使明朝。1383年,山北王怕尼芝和山南王承察度也相繼向明朝進貢。至此,北山、中山、南山三國開始向明政府朝貢,成為明王朝的藩屬國。為獲得打造大型船隻的技術,以避免使者船隻受到海浪危害。1392年,琉球接受了朱元璋派遣的福建三十六姓善於造船航海的技術者。

琉球王國時代
首里城的宮殿首里城,修築於第一尚氏王朝時期
主條目:琉球國
1350年(元朝至正十年),浦添按司察度取代英祖第六代世子,被推舉為中山王。察度王世子武寧王被佐敷按司尚巴志推翻,巴志自立為中山王。1416年巴志征服北山。1429年巴志又征服南山,形成統一的琉球王國,以首里城成為王城,史稱「第一尚氏王朝」。根據琉球與明王朝的藩屬關係,琉球每一代國王都需要接受來自明王朝的冊封。永樂年間,中國賜琉球王姓為尚氏。第七代國王尚德王相繼征服了喜界、慶良間、久米等島的按司勢力。
1400年至1550年期間,琉球王國的黃金時代,高度發達的商業,與中國、朝鮮、東南亞和日本進行貿易。
15世紀至16世紀,大量日本的倭寇海盜騷擾琉球群島。琉球國蒙受巨大損失,海上貿易受到阻礙。
1469年,琉球發生內亂,尚德王被殺,第一尚氏王朝滅亡。
1470年宮中的御鎖側官(管理財務的宮廷官員)內間金丸被群臣推舉為君,並於1471年以「世子」的身份向明朝報告「父喪」,1472年明朝使臣冊封金丸(已改名為尚圓)為王,史稱「第二尚氏王朝」。
第二尚氏王朝的第二代國王尚真王統治時期(1478年-1525年)為琉球的黃金時期,貿易發達,先後擊敗了遠彌計赤蜂、仲宗根豐見親等按司的勢力,征服了八重山、與那國等島。至1537年尚清王攻佔奄美群島之後,琉球王國終於將勢力擴張到整個琉球列島,確定了北起喜界島、奄美大島,南至宮古、八重山群島的疆界,即琉球史書中所稱「三省並三十六島」。
1609年薩摩藩進攻琉球,並於兩年後把琉球歸薩摩藩管轄。但是為了朝貢貿易上的需要,琉球王國表面上保持了「王國」的獨立。

日本統治1872年,日本宣布琉球王國屬於日本的「內藩」,琉球群島是日本的
領土,正式兼併琉球。
1873年,日本兵臨琉球,廢除國王,另立國主。
1875年,日本大舉進入琉球,要求琉球國王停止向清王朝朝貢。禁止琉球接受滿清冊封,廢除中國年號,改為明治年號。1879年3月,廢止琉球藩,成立沖繩縣,即「琉球處分」。
日清在牡丹社事件的處理時、同時談判了琉球群島歸屬問題。美國調停者提出把琉球群島分成三部分:接近日本方向的奄美大島為日本領土,琉球本島及其附近島嶼作為一個獨立的琉球王國存在,而在南部的先島群島則作為清國的領土。
1879年3月30日,日本政府命令琉球國王尚泰移住東京,置琉球為沖繩縣。琉球國實質上滅亡。同年,日本正式宣布兼併琉球群島,派知事取代原來的琉球王,並命名為沖繩。曾與日本同為宗主國之一的清國拒不承認日本對沖繩主權。但是,琉球實際上為「日清重屬」,日本舉出牡丹社事件後,清國承認日本出兵為「保民義舉」,正式承認日本對沖繩主權的合法性。
1880年,美國前總統格蘭特調停日清雙方,建議日本把琉球劃分成兩部分:琉球本島及其北方島嶼作為是日本的領土,而南部的先島群島則作為清國的領土。清政府同意該案,但遭到日本人和琉球當地人的反對,因此該案未簽署。
1882年駐天津領事竹添進一郎與清政府針對劃分琉球恢復談判,但是沒有達成協議。琉球問題一直拖延至甲午戰爭。
1894年至1895年,中日甲午戰爭後,日本帝國政府同清政府簽訂《馬關條約》將台灣、澎湖主權移交日本。從法理意義上中國聲稱對沖繩的主權正式宣告破滅。
1898年,本土琉球人服兵役。
1901年,最後一位琉球國王尚泰去世。
1943年11月在開羅會議上,美國總統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跟中華民國總統蔣介石談判。此時交涉了沖繩問題,同意「沖繩由國際託管」。
1945年3月23日,美國開始進攻琉球本島,戰亂使琉球本島的人口減少四分之一(一說日本士兵強迫琉球人跳崖自殺或引爆炸彈自殺,或乾脆被打死以減少山洞中缺少食物的壓力,但此說法並沒有事實依據[1];一說琉球人因為說琉球語而被認為是間諜慘遭殺害)[來源請求]。

美國佔領至日本復歸
主條目:美國治理琉球時期
1947年4月,聯合國在未經日本簽署下通過《關於前日本委任統治島嶼的協定》,把北緯29度以南的「南西諸島(奄美諸島、琉球群島、大東諸島)」單方面交給美國「託管」。
據說[2]美國曾想將琉球群島交與中華民國治理,但未果。據學者對蔣介石日記的解讀和史料最新研究,羅斯福只是提起琉球問題,並未提出「歸還中國」,此傳言很可能不實。[3]
1951年美國強迫日本政府簽訂「舊金山和約」,將琉球群島、小笠原群島、釣魚台列島等島嶼送交美國控制下的聯合國「信託統治」制度提議。但這遭到沖繩當地的日本人的群起反對,他們「聚哭於鬧市」[來源請求]。
1945年至1972年,美國佔領時期,美國在琉球不斷實行異化政策,企圖削弱當地日本人的國家認同和民族意識(儘量不使用「沖繩」,使用「琉球」等)。美國統治時代,奄美群島、琉球群島屢次發生日本復歸運動,1952年以後,每年4月18日(舊金山和約生效日)發生了示威遊行等。[1]1960年,沖繩縣祖國復歸協議會(復歸協)成立。
1971年6月11日,美日簽定《歸還沖繩協定》,依當地民願將沖繩交還與日本,其中包括尖閣諸島(釣魚島)。同日,中華民國政府嚴重聲明釣魚臺列嶼為其領土之一部分,對美國擅自將釣魚島交予日本至為不滿。[4]
1972年5月15日,琉球群島回歸日本。

文化
主條目:琉球文化

此段落沒有列出任何參考或來源。
請協助添加來自可靠來源的引用以改善這段落。
無法查證的內容可能被提出異議而移除。

琉球文化為當地人經年累月獨自發展,並吸收部分中國和日本等國家文化而成的文化。
受中國文化的影響
琉球與中國的大規模文化交流始於中國明朝時期。明朝允許琉球與泉州互市,史書記載琉球的察度王已向中國朝貢。


琉球學館原址,位於北京國子監內
琉球人崇尚漢學。1393年(明朝洪武26年、日本明德4年),琉球學生開始到北京國子監學習,清代時特設琉球學館於國子監內,作為琉球學生讀書和生活的居所。明代有多次派出的「冊封使」乘御冠船(船頭似冠形)從中國到達琉球。中國使節帶去的樂舞,戲曲如《姜詩》、《王祥》、《風箏記》、《昭君和番》等,見明姚旅《露書》及《琉球人座樂並躍圖》,《和番》、《借衣靴》和其他音樂舞蹈節目。琉球人則為迎接中國使節而準備大型樂舞《御冠船踴》。琉球的歌舞有如《團扇曲》(六童舞)、《笠舞曲》(四童舞)、《蘭花曲》(三童舞),總名為《太平歌》。其中《老人舞》、《團扇舞》、《笠舞》一直保存到現在。當時所演戲曲《鶴、龜二兒復父仇》,現在仍在上演,名為《二童敵討》。宗教上琉球亦祀關聖、觀音、土地、媽祖諸神。
琉球國冠婚喪祭都遵循明朝和後來的中國朝代的典禮。他們在生活中席地而坐,設具別食,相沿已久,也是從中國的古代的經典中學到的禮節。
當時前往中國的琉球人很多,有使臣、留學生、水手和商人等,而人數最多的是留學生。一部分留學生是王室親族和大臣子弟,即「官生」,入京都國子監讀書,稱「唐監生」。另一部分在福州學習,稱「勤學人」,他們多數是久米村(即唐營,中國人聚居的村落)人。勤學人在福州學習面很廣,有儒學、天文、地理、醫學、音樂、繪畫等;學習技藝的有冶煉、造船、鑄錢、燒瓷、燒墨、制茶、製糖、制傘等。
因為琉球與中國的特殊關係的緣故,所以琉球國內建有文廟,用來祭祀孔子和學習他的理論著作。文廟在久米村泉崎橋北(今那霸市中心),創始於康熙12年。廟中制度俎豆禮儀都按照《會典》(一本明朝和清朝記錄和藩屬關係資料的書籍)。琉球本土原來沒有教育機構,通過向中國派遣留學生來培養人才。
1719年(清朝康熙58年、日本享保4年),琉球國在文廟的南邊建起了明倫堂,成為府學(市級別的學校)。從中國人聚居的久米村即唐營,挑選一名任通事官職的人來擔當府學講解師,每月按一定的時間和課時講讀康熙皇帝的訓諭「聖諭衍義」。每個月的三、六、九日,還要請紫巾大夫到講堂講學,對學生解釋中國朝貢典禮、考察學生的勤惰,以便選有才的人保舉做官。
琉球國內的儒教教學從八歲開始,學校安排「通事中」一人為訓詁師,教授他們學習。
1798年(清朝嘉慶3年、日本寬政10年),琉球王尚溫建國學於王府北,又建鄉學三所,國中子弟由鄉學選入國學。琉球的教育體系開始確立。
此外,琉球特有樂器有與三弦類似的三蛇線。琉球武術空手道又稱「唐手」源於中國武術。傳統的琉球舞踊和戲劇〈組踊〉與日本的舞蹈和戲劇不完全相同,有閩南文化和馬來文化的特色。
據施詠研究琉球音樂發展史,「音樂的御座樂,是歷史上伴隨著琉球入貢、慶賀、謝恩與中國冊封使團遣琉等政治互往活動的過程中,由日本傳播到琉球的音樂。後來變成了琉球王國的宮廷儀式音樂,因在室內坐著為王公貴族演奏,故名「御座樂」。它包括用樂器合奏的「樂」與加入歌唱的「唱曲」,作為琉球國王招待賓客的一種禮儀音樂,主要在款待中國冊封使、江戶朝貢等場合演奏。1879年,隨著廢藩置縣、琉球王朝的消亡,御座樂就此失傳,亦無樂譜存留。」
琉球人喜歡在屋頂放置風獅爺像,在交通要道的路口放置「石敢當」。
飲食方面,琉球人喜歡喝一種名叫「泡盛」的蒸餾酒。琉球人吃油多的菜肴,如燉豬腿、醋拌豬耳朵、醬油豬腳、苦瓜炒肉等中國式食物。琉球國從中國引進了許多的包括飲食、音樂、建築等方面的觀念,使得琉球在文化上有接近中國的特點和風俗。

受日本文化的影響
日本對琉球的影響深遠,涉及多方面。
語言方面,琉球語和日本語類似,多數學者認為屬阿爾泰語系,並構造了日本語系來包含之。


琉球國金丸世主書狀(1471年)。即金丸(尚圓王)給島津的平假名書狀
有趣的是,漢字也不是直接從中國傳來,經過日本傳到了琉球。按照《隋書•留求傳》的記載,7世紀的琉球沒有文字。據琉球史書「球陽」,英祖時代(1260年-1299年)日本和尚禪鑑來琉球,創建了琉球最早的佛寺極樂寺。此時,禪鑑不僅為琉球帶去了佛經,還促進了漢字、平假名等文字文化向琉球的流傳。
文學方面,琉歌的形式與和歌很相似。從尚清王代的1531年(明朝嘉靖10年、日本享祿4年)在首里王府開始編輯的民間琉歌大集「おもろさうし(omorosausi)」所使用的是平假名(ひらがな)。從此得知平假名在民間比較普遍。 此外,中國史書「明會要」提到明朝洪武五年(1372年)琉球首次向明朝入貢時的貢表表文,說「其字體科斗書也」。研究者表示「科斗文」就是平假名。
飲食方面,琉球人喜歡吃日本北海道產的「昆布」(即海帶)。
音樂方面,除了以閩南文化和馬來文化融合的曲目為主體外,還吸收了日本在音樂方面的造詣。
建築方面,琉球的宮殿建築常見的「唐破風造」形式的屋頂是(雖然名字上有「唐」字)日本特有的。琉球的宮殿吸收了日本在建築上的獨特風格,使得琉球的建築更像是琉球、日本、中國三國的融合體。
宗教方面,第一尚氏王朝時的尚金福王建立了琉球最早的神社(祭祀的是天照大神),以後琉球有了所謂「琉球八社」(波上宮、沖宮、識名宮、普天満宮、末吉宮、安里八幡宮、天久宮、金武宮),除琉球特有的精靈崇拜、佛教外,神道也比較普及。

關於琉球群島主權歸屬的爭議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少數琉球人要求琉球獨立建國,直到現在有「琉球復國運動」相關組織存在,聲明琉球的獨立性和復國的必要性。琉球獨立運動的發起人認爲琉球應為主權獨立的國家。但是,現在沖繩人多數人對日本的國家認同較強。
此外,少數中國人認爲,日本政府接受「波茨坦公告」時失去了對琉球群島的主權(實際上並未說明)。這些人支持琉球獨立運動並認爲琉球應為獨立的國家,或者憑大國沙文主義思想單方面判定中國應該有琉球群島的主權。
美國本來想將琉球群島(沖繩)的主權交予當時的友邦、同時也是聯合國的創始會員國之一的中國(中華民國政府)[5],但是因為二戰結束後,中國內部隨即陷入內戰(國共內戰)之中;之後,中國大陸淪為以蘇聯共產主義陣營的一部份,全球再次進入冷戰時期,美國為了自身戰略利益上的考量、也為了防止共產主義在全世界擴張,因此轉而將琉球群島主權交給當時為屬於美國陣營的日本政府。
所以,至今,中華民國政府依舊不承認日本擁有琉球群島的主權。1972年美軍交還沖繩予日本,但美軍仍然駐守其在沖繩建立的軍事基地至今。當前,琉球群島在日本政府三十餘年的統治下,只有少數沖繩人仍然認為自己是琉球人,而非日本人。

沖繩的觀點
普遍沖繩人認爲沖繩屬日本,支持琉球獨立運動的人不多。琉球大學1996年所作的一項調查顯示,38.4%的認為沖繩應在財政預算方面獨立;13.2%認為沖繩應在除外交以外所有方面獨立,不到3%認為沖繩應該完全獨立。同時42.6%自稱為「沖繩人」,31.2%自稱是「沖繩人」也是「日本人」,12%自稱「日本人」不到0.1%認為自己是「琉球人」。[2] 2005年、琉球大學的林泉忠准教授所做的調査顯示,不到25%的人認為「沖繩應該獨立」。65%的人認為「沖繩不應該獨立」[3]。
另,請參見沖繩民眾文化與國家認同國際比較調查2006

日本的觀點
日本認為,琉球群島自古以來就是日本國的一部份。其行政區劃屬於沖繩縣和鹿兒島縣。

中華民國的觀點
二次大戰前
1925年,聞一多的《七子之歌》之〈台灣〉寫道「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灣」(琉球所指地區不明確,並非日本的沖繩縣),這是當時中國人的普遍看法[來源請求]。
日本發動二次大戰後,中國國民政府曾提出要佔領琉球。如1938年4月,蔣介石在國民黨臨時全國代表大會上發表講話:「日本自明治以來,早就有一貫的大陸侵略計劃。過去甲午之戰,他「侵佔」我們的台灣和琉球,日俄戰後吞併了朝鮮,侵奪我們旅順和大連,就已完成了他大陸政策的初步;他就以台灣為南進的根據地,想從此侵略我們華南和華東;而以朝鮮和旅大為他北進的根據地,由此進攻我們的滿蒙和華北。台灣是中國的領土,中國要講求真正的國防,要維護東亞永久的和平,斷不能讓高麗和台灣掌握在日本帝國主義者之手,必須針對著日本之積極侵略的陰謀,以解放高麗、台灣的人民為我們的職志。」

二次大戰後
1970年前後,中華民國政府曾支持在台沖繩人的「琉球復國運動」,至今在法律上拒絕承認沖繩為日本的領土。1971年6月11日,中華民國政府嚴重聲明釣魚臺列嶼為其領土之一部分,對美國擅自將釣魚島交予日本至為不滿。[6]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觀點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承認琉球群島是日本的領土。

美國的觀點
美國政府承認琉球群島是日本的領土。[7]
二次大戰前
二戰結束前,美國政府出於戰略需要不承認日本對琉球群島的主權。所以,政府內部有沖繩獨立的意見。
二次大戰後
但是,戰後美軍佔領了沖繩以後,美軍注意到其戰略上的重要位置,沒有交還日本,也沒有交給聯合國信託統治。1947年4月聯合國《關於前日本委任統治島嶼的協定》,把沖繩交給美國「託管」。

注釋與參考文獻
1. ^ 「沖繩集體自決」的歷史真相. 反軍國主義新聞網站 -- 收錄軍國主義復辟、對日索償、參拜靖國神社、保衛釣魚台運動等相關資料. 2008-04-29 [2008-07-27] (繁體中文).
2. ^ 謎:羅斯福欲將琉球歸還中國,蔣介石為何拒絕?
3. ^ 汪暉:琉球與區域秩序的兩次巨變
4. ^ 《旺報》歷史研究所-兩岸的今天:06月11日
5. ^ 宋子文檔案揭秘:羅斯福提出「琉球群島歸還中國」
6. ^ 《旺報》歷史研究所-兩岸的今天:06月11日
7. ^ 美國在法理上要挾鳩山政府,不時的透過網路和媒體發出消息,說什麼日本過去交一億元給美國政府好像是支付好處獲得沖繩管理權;透露什麼羅斯福四次通知蔣介石接受沖繩,而將並不配合;透露什麼宋子文回憶錄關於接受沖繩的種種細節;……。種種的資料和細節就是敲打鳩山政府,警告說如果日本政府一意孤行,那麼到時將出現管制沖繩的法理問題。因為沖繩(琉球)是原中國的屬國。連沖繩都有可能是中國的那麼釣魚島等就更不在話下。在這樣的情況下,鳩山只能無奈做出讓步,只能想公眾說明無法兌現讓美軍撤離普天間。以免讓美國佬抖露出種種的法理問題讓以後的日本無法管制沖繩。
外部連結
• (中文)中日兩國課本上都不講的這一段歷史
• (中文)「沖繩集體自決」的歷史真相
• (中文)日本法院認定:1945年「沖繩集體自決」是軍令
參見
• 琉球群島
• 琉球國
• 琉球君主列表
• 琉球語
• 沖繩縣
• 美國治理琉球時期
• 琉球獨立運動
取自"http://zh.wikipedia.org/zh-tw/%E7%90%89%E7%90%83%E7%BE%A4%E5%B2%9B%E5%8E%86%E5%8F%B2"
3個分類: 缺少來源的段落 | 琉球歷史 | 東亞歷史
3個隱藏分類: 自2009年4月有未列明來源語句的條目 | 自2008年7月有未列明來源語句的條目 | 自2009年7月有未列明來源語句的條目


紐約時報專欄作家:日本古地圖 承認釣魚台是中國的
日期:2010/09/19 中國時報【劉屏/華盛頓十八日電】

《紐約時報》著名專欄作家克里斯多福指出,完全看不出來美國會為了釣魚台而與中國開戰,何況美國並沒有認定釣魚台是日本的。他還指出,日本人自己在二百廿七年前印行的地圖就標明釣台魚是中國的。
曾獲普立茲獎的尼克勞斯.克里斯多福(NICHOLAS KRISTOF)針對中、日漁船糾紛在部落格撰文,說明紛爭的來龍去脈、美國立場及個人觀點。文章說,就技術層面言,美日安保條約涵蓋所有日本行使管轄權的地方,而釣魚台目前由日本管轄,因此如果中、日交火,美國有義務幫忙日本。然而,美國立場一向是「釣魚台的主權到底是誰的,美國沒有意見」,因此美國將處於很荒謬的地位,因為「我們並沒有同意釣魚台一定是日本的,卻要因為釣魚台而幫日本打仗」。
作者指出,就事實層面言,「美國為了釣魚台這幾個無人岩石而履行條約義務,機會是零」。他說,美國沒有理由為了幾個「可能根本就是中國的島嶼」,而與中國發生核子衝突。但是他同時指出,如果不履行條約義務,勢必傷害美、日關係。
究竟釣魚台的主權誰屬?作者回答說:「我覺得應該是中國的,盡管答案不是那麼明確」。
他提出幾點。第一,中國的航海紀錄顯示釣魚台是中國的,「已有數世紀之久」;第二,日本在一七八三年印行的地圖,標明釣魚台是中國的。第三,日本是在一八八四年假裝「發現」了釣魚台,然後在一八九五年根據馬關條約取得台灣時,一併取得釣魚台。

沒有留言: